Dodd

dont be shy, just try!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分类

  • 归档

  • 友情链接

  • links

  • 公益404

  • 搜索

java设计模式(十八)命令模式(Command)

发表于 2017-09-17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我们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其别名为动作(Action)模式或事务(Transaction)模式。

命令模式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司令员下令让士兵去干件事情,从整个事情的角度来考虑,司令员的作用是,发出口令,口令经过传递,传到了士兵耳朵里,士兵去执行。这个过程好在,三者相互解耦,任何一方都不用去依赖其他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司令员要的是结果,不会去关注到底士兵是怎么实现的。

关系图: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七)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发表于 2017-09-17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它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责任链模式,有多个对象,每个对象持有对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某一对象决定处理该请求。但是发出者并不清楚到底最终那个对象会处理该请求,所以,责任链模式可以实现,在隐瞒客户端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动态的调整。

关系图:

Abstracthandler类提供了get和set方法,方便MyHandle类设置和修改引用对象,MyHandle类是核心,实例化后生成一系列相互持有的对象,构成一条链。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六)迭代器模式(Iterator)

发表于 2017-09-17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提供一种方法来访问聚合对象,而不用暴露这个对象的内部表示,其别名为游标(Cursor)。迭代器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迭代器模式就是顺序访问聚集中的对象,一般来说,集合中非常常见。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需要遍历的对象,即聚集对象,二是迭代器对象,用于对聚集对象进行遍历访问。

关系图:

这个思路和我们常用的一模一样,MyCollection中定义了集合的一些操作,MyIterator中定义了一系列迭代操作,且持有Collection实例。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五)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发表于 2017-09-16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相关依赖对象皆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观察者模式又叫做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Model/View)模式、源-监听器(Source/Listener)模式或从属者(Dependents)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观察者模式很好理解,类似于邮件订阅和RSS订阅,当我们浏览一些博客或wiki时,经常会看到RSS图标,就这的意思是,当你订阅了该文章,如果后续有更新,会及时通知你。其实,简单来讲就一句话:当一个对象变化时,其它依赖该对象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且随着变化!对象之间是一种一对多的关系。

关系图:

MySubject类就是我们的主对象,Observer1和Observer2是依赖于MySubject的对象,当MySubject变化时,Observer1和Observer2必然变化。AbstractSubject类中定义着需要监控的对象列表,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增加或删除被监控对象,且当MySubject变化时,负责通知在列表内存在的对象。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四)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发表于 2017-09-16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定义一个操作中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模板方法是一种类行为型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就是指:一个抽象类中,有一个主方法,再定义1…n个方法,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实际的方法,定义一个类,继承该抽象类,重写抽象方法,通过调用抽象类,实现对子类的调用。

先看个关系图:

就是在AbstractCalculator类中定义一个主方法calculate,calculate()调用spilt()等,Plus和Minus分别继承AbstractCalculator类,通过对AbstractCalculator的调用实现对子类的调用。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三)策略模式(Strategy)

发表于 2017-09-16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下面开始行为型模式。11种行为型模式的关系:

介绍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他们可以相互替换,且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需要设计一个接口,为一系列实现类提供统一的方法,多个实现类实现该接口,设计一个抽象类(可有可无,属于辅助类),提供辅助函数。策略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一)享元模式(Flyweight)

发表于 2017-09-16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系统只使用少量的对象,而这些对象都很相似,状态变化很小,可以实现对象的多次复用。由于享元模式要求能够共享的对象必须是细粒度对象,因此它又称为轻量级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享元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象的共享,即共享池,当系统中对象多的时候可以减少内存的开销,通常与工厂模式一起使用。

FlyWeightFactory负责创建和管理享元单元,当一个客户端请求时,工厂需要检查当前对象池中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对象,如果有,就返回已经存在的对象,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新对象,FlyWeight是超类。一提到共享池,我们很容易联想到Java里面的JDBC连接池,想想每个连接的特点,我们不难总结出:适用于作共享的一些个对象,他们有一些共有的属性,就拿数据库连接池来说,url、driverClassName、username、password及dbname,这些属性对于每个连接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就适合用享元模式来处理,建一个工厂类,将上述类似属性作为内部数据,其它的作为外部数据,在方法调用时,当做参数传进来,这样就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实例的数量。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一)组合模式(Composite)

发表于 2017-09-15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组合多个对象形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结构层次。组合模式对单个对象(即叶子对象)和组合对象(即容器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使用场景:将多个对象组合在一起进行操作,常用于表示树形结构中,例如二叉树,数等。

关系图: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十)桥接模式(Bridge)

发表于 2017-09-13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桥接模式就是把事物和其具体实现分开,使他们可以各自独立的变化。桥接的用意是:将抽象化与实现化解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变化,像我们常用的JDBC桥DriverManager一样,JDBC进行连接数据库的时候,在各个数据库之间进行切换,基本不需要动太多的代码,甚至丝毫不用动,原因就是JDBC提供统一接口,每个数据库提供各自的实现,用一个叫做数据库驱动的程序来桥接就行了。

类图:

阅读全文 »

java设计模式(九)外观模式(Facade)

发表于 2017-09-13 | 分类于 JAVA , 设计模式 | | 阅读次数:

介绍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外部与一个子系统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外观对象进行,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外观模式又称为门面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外观模式是为了解决类与类之家的依赖关系的,像spring一样,可以将类和类之间的关系配置到配置文件中,而外观模式就是将他们的关系放在一个Facade类中,降低了类类之间的耦合度,该模式中没有涉及到接口。我们以一个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为例。

类图:

阅读全文 »
1…131415…18
dodd

dodd

不吃狗粮,不喝鸡汤

175 日志
22 分类
26 标签
微博 知乎
Links
  • JavaChen
  • 酷壳
© 2020 dodd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Pisces v5.1.3